欢迎光临中国新能源网! . 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2022第三届世纪氢能大会即将启动!. 第十八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暨2022综合能源展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2025年分布式光伏发展趋势之我见

第一篇 2024年国家及地区相关光伏政策回顾

1、2024年1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统计海上光伏项目用海管理情况的通知》:自通知印发之日起,沿海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暂停受理海上光伏项目用海申请或审批海上光伏项目用海市场化出让方案。

2、2024年3月,《广东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投建太阳能发电等项目,不得设置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

3、2024年6月,《广西能源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工作推进方案》发布,明确加快电源建设,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537.57亿元,共实施226个项目(包括火电、核电、光伏发电、风电、水电)。

4、202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的通知》发布,支持新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增配新能源规模,支持工业园区燃媒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励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鼓励自建、购买储能或调峰能力配建新能源项目。

5、2024年7月,河北省《雄安新区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发布,对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破建筑示范项目、绿色建材试点项目、绿色建造示范项目等给予补助。

6、2024年9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度绿色发展资金支持政策(征求意见稿)》发布,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类项目、绿色建筑项目等给予奖励和支持。

7、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文《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项目分类、规模管理、运营模式、备案和补贴、并网流程、市场化交易、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第二篇 2025年分布式光伏发展区域预判

趋势1:企业对储能设施需求增大

《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提出大型工商业光伏项目需要“全部自发自用”的模式。这一政策使得余电无法上网,意味着企业必须依靠储能系统储存过剩电力。这一转变将直接推动企业对储能设施的需求。特别是在工商业光伏项目中,日间光伏发电量往往远超过实际用电需求,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储能系统将剩余电量储存,以供夜间或电网电力短缺时使用。

此外,政策鼓励分布式能源与储能技术的结合,意在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带来的不稳定问题。光伏发电的间歇性与不确定性一直是其广泛应用中的难题,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平衡这些波动,确保电网稳定性,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这种政策推动下的需求增长,将使储能行业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

随着光伏发电在工商业领域的普及,储能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趋势2:工商业光伏越来越难,户用光伏相对友好

《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已经进行了明确分类,一般工商业并网电压等级的划分更为明确,采用10kv甚至35kv并网的范围扩大了,意味着分布式光伏并网的成本将被抬高。相比而言,户用光伏的发展潜力变大,相关政策也显得较为友好。

趋势3:离网光伏将被重视

现在不少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已经不允许余电上网,只能自发自用,这就意味着所有光伏组件发的电能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否则就难以取得较好的收益。解决不上网的方法除了配置储能,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采用离网式光伏,因为涉及到的设备与并网模式不同,所以设备成本也将降低,粗略估算,离网式光伏的造价成本基本上可以比并网模式的光伏节约0.6元/瓦左右。利益至上、收益至上,在都可以达成目标的情况下,为何不优选离网式呢?对吧?

趋势4:大型国央企告别分布式光伏投资,地方国企、民企捡漏

央企在对项目投资时有着天然优势,特别是整县推进、整个区域推进等情况下,因为央企融资成本较低,有“央”字作为背书,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大。但是国央企也有弊端,一旦对分布式项目投资较多,管理半径、管理范围将大幅度的扩大,尤其是自发自用部分,运维成本加大、电费收取不及时等问题也将暴露的越发明显。比如,国电投、华能等正在出售自有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随着国家指挥棒的挥动,如果国央企退出分布式光伏的投资,地方国企承托、民企可以降低竞争压力,生存空间也将扩大,对于拉动民企经济的增长、带动地方就业也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