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新能源网! . 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2022第三届世纪氢能大会即将启动!. 第十八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暨2022综合能源展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海洋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实际应用研发应加强

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海洋能源不同于传统能源,是一种“再生性能源”,也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及盐度差能等。在现今世界能源紧缺之际,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能源开发的新课题。

中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巨大,如今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更是持续攀升,因此海洋能源能否开发并成功应用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海洋能源开发成本高、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的原因,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能源开发仍处于试验阶段。如何更好地开发海洋能源,并把试验性研究转化为应用成为摆在中国新能源开发面前的重大难题。  

相对于传统能源,海洋能源的环保优势、经济优势及巨大开发潜力不断推动未来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而海洋能源的开发也不可置疑地成为能源产业,甚至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海洋能源开发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海洋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海洋能源的开发与我国海洋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估计,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拥有6500多个大小岛屿,海岛的岸线总长约14000多千米,海域面积达470多万平方千米,海洋能源十分丰富,达5亿多千瓦。

    而在这5亿多千瓦的海洋能源中,其中,潮汐能资源约为1.1亿千瓦,大部分分布在浙江、福建两省,约为全国总量的81%;沿岸波浪能的总功率为0.7亿千瓦,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和台湾的附近海域;海流能的蕴藏量为0.5亿千瓦,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等省;海洋温差能约为1.5亿千瓦。

    海洋能源的开发除了有天时与地利的机遇外,还有“人和”因素助力。近些年,我国对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2010年6月,财政部设立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海洋能技术研发、产业化及示范项目建设等。今年8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及,“十二五”期间,将积极推进海洋能等新的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

    今年4月,第一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在京举行。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海洋能发展需求强劲,海洋能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海洋能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解决我国沿海特别是海岛地区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培育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需要。  

海洋能源开发困难重重

    然而,面对巨大的海洋能源,我国目前的技术和开发情况却不相匹配。目前,只有潮汐能的开发相对处于世界先列,而其他海洋能源的开发仍力不从心。据《中国海洋报》今年7月报道,我国在潮汐能开发上,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装机规模位于世界第四;温差能资源蕴藏量在各类海洋能中占居首位,但技术目前仅仅完成了实验室原理试验;在1985年开展了盐差能发电原理性实验,但目前此项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波浪能、潮流能方面,新技术与新装置已在实海况条件开展试验研究。

不仅中国海洋能源开发缓慢,世界上海洋能源开发均处于这样的状态。2010年10月在西班牙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海洋能大会上,西班牙清洁能源产业巨头伊维尔德罗拉公司的常务董事维特里在大会上表示,波浪和潮流发电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目前还没有开发出领先的技术,对于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量也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

   “现在在整个新能源格局里面,海洋发电的比重不是很大,主要是成本比较大,还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院腾飞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此外,浙江省海洋学会副秘书长刘民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与陆地作业相比,海洋能的开发环境更加莫测和严酷,装置造价高。”

    据了解,海洋能虽然储量巨大,但其能源是分散的,能源密度很低。例如潮汐能可利用的水头只有数米,波浪的年平均能量只有300~500MWh/m。海洋能大部分蕴藏在远离用电中心的大洋海域,难以利用。海洋能的能量变化大,稳定性差,如潮汐的周期变化、波浪能量和方向的随机变化等给开发利用增加了难度。

    海洋环境严酷,对使用材料及设备的防腐蚀、防污染、防生物附着要求高,尤其是风浪有巨大的冲击破坏力,也是开发海洋能时必须考虑的。

    除此之外,海洋能利用技术是海洋、蓄能、土工、水利、机械、材料、发电、输电、可靠性等技术的集成,其关键技术是能量转换技术,不同形式的海洋能,其转换技术原理和设备装置都不同。 

    因此,自然环境的不确定,配套设备的高要求,及转换技术与设备的攻破成为制约海洋能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孔志国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难于捕捉。开发应用成功的案例相当少。目前处于实验性阶段,没有到达产业化的程度。”

    根据欧洲可再生能源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报告称,鉴于目前海洋能利用面临的技术和非技术性障碍,海洋能产业要从实验阶段发展至商业化阶段可能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海洋能源开发或需国际合作破题

    腾飞认为,全世界各地新能源最大的技术问题就出在实验前技术没有和实验后技术结合起来。“如果这个方面能突破,那么意义是相当重大的。”

“同时需要考虑研究一个储能的装备,把电运出来。”对此,腾飞指出,要重视海洋能或者新能源的开发,但是不能把这些跟传统能源的开发分裂开来。“好多传统产业,比如装备制造,输电设备,运输等的支撑,对新能源开发应用很重要。”

    鉴于海洋能源开发涉及的成本高,投资方风险大,还有经济回报慢等的特点,腾飞认为海洋能源的开发走国际合作的道路比较合适,有些技术光靠本国研发还是稍微弱了一点。

   “海洋能与陆地能源开发不一样,海洋能追求一个稳度。没有稳度在输电的时候就有波动,就会直接影响到消费端。所以海洋能的研发整个的发展脉路是个大系统,并且这个系统是多变的,所以各个国家相互间的共同研发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腾飞说道。

    据了解,现在各个国家有很多合作协议,比如,英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和韩国风能产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两国将进一步加强海洋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目前正在实施多项海洋风力发电计划的英国和韩国,计划在波浪和潮汐发电领域也能形成现实产业。

    中国现在也跟很多国家和地区有合作。比如,2007年,中国国家海洋局与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和渔业部签署海洋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将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考察、海洋能源开发和研究、南极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

    腾飞认为,我国在海洋能上还是做得比较全方位,而且相比较而言开始得比较早,因此在海洋能的开发上与国际上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能源技术这一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

   “试验技术可以,但在实用上,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何把能量输出,如何提供给用户等这些方面我国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的成熟。但是这些年包括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相关政策对海洋能研发很支持,并且进展还是挺顺利的。”腾飞指出。

    尽管目前海洋能源开发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腾飞认为,海洋能是相当有潜力的,而且它对整个海洋经济,对国家、对全世界科技进步的贡献力度是十分巨大的。海洋能源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前景非常好,也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