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打造绿色氢都 新经济“十四五”规划公布
日前,《成都市“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其中氢能相关内容:
支撑型基础赛道
立足构建自主可控、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绿色氢能、绿色建筑等基础赛道,积极应对产业链断供和科技创新技术封锁,夯实产业绿色转型基础,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绿色发展质效。
绿色氢能
以全产业链布局、绿氢枢纽建设为重点,大幅提升产业能级,加快打造绿色氢都。在高端制造环节,依托成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发展水电解制氢及装备制造,依托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龙泉汽车城等大力发展氢气制备、储运、加注设备研发与制造,聚焦发展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碳纤维纸、催化剂等领域。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优化技术试验、产业孵化、示范应用、市场推广等功能,重点围绕氢储存、运输、加注环节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推进关键装备产业化以及相关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方法标准化研究,推动创新成果工程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在应用环节,支持有基础、有场景、有条件的区域开展氢能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强化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轨道交通、无人机等示范运营,打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中心,在工业园区、居民小区推广应用分布式氢燃料发电系统和热电联供系统。在标准制定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氢能产业标准制定,加快完善成都市氢能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争取率先提出地方性的技术、管理标准,抢抓行业话语权。
专栏 18:绿色氢能赛道发展前景与成都基础
氢能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的理想能源载体,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之一,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方向。预计到 2050 年,氢能可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 18%,催生超过 2.5 万亿美元的市场,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届时将成为与汽油、柴油并列的终端能源体系消费主体。目前,我国氢能产量占全球的 1/3,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并且已拥有规模化生产技术,初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氢能产业集群。四川省氢气来源多样,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化石能源制氢等方面都有庞大的氢源基础,成都已发展成为全国氢能第四城,是全国第三个具有百台以上规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的城市,也是西南地区首个开展燃料电池物流车示范的城市,拥有全国唯一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已初步形成“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完整产业链条,其中包括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 60余家,产业规模超过 100 亿元,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电堆、高压储氢瓶、氢气压缩机、加氢系统等装备领域具有国内领先优势,车载储氢瓶研制能力及市场占有率全国领跑。但氢能存储和运输、氢能燃料电池电堆生产成本、功率、可靠性、耐久性及环境适应性等指标还未能达到商业化应用水平。
合成生物
积极招引基因工程、菌种培育、分离纯化、改性合成等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氢能、生物医药、农业、新材料等领域提供生物合成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完善合成生物产业生态。
专栏 37:宜居生态场景
构建低碳能源场景。重点构建能源设施清洁化、节能工程、清洁能源替代等三大低碳能源场景,规划布局示范加氢站、综合能源站,完善互联互通的共享充电服务网络,加快城市配送、邮政、绿化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
专栏 39:新经济主要承载地重点发展领域
郫都区依托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绿色氢能、创业孵化服务、军工电子等领域,加快建设国家级氢能装备产业基地。
龙泉驿区依托龙泉汽车城,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氢能等领域,建设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中心。
专栏 40:新经济协同发展地重点发展领域
以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依托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龙泉汽车城、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等功能区,推动绿色氢源制备储运产业园、氢能技术装备产业园、氢能产业社区、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完善氢能和智慧网联汽车产业链,打造国家级绿色氢能产业基地、西南地区碳中和先行区、国家级氢能装备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智慧能源网
扩大新能源充电桩终端应用覆盖,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布局均衡、车桩相随、适度超前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为新能源电动车推广使用提供终端覆盖保障。统筹其他能源供给支撑,促进氢能应用推广。
专栏 42:智慧能源网重点任务
支持郫都区聚力建设全国氢能源产业示范区,加快布局加氢站建设,推动更多氢燃料公交车上线应用。